2018年11月2日 星期五

華德福藝術課程 - 見自然、見天地、見自己

日期:2018年8月10~11日


地點:古坑桂林小築


講師:張宜玲校長、黃琬婷老師(小可老師)


教材準備


講師自備各式大小五彩的布條,不同大小的枯木、各種大小石頭、裝飾品、彩色筆

小可老師鋪排五彩布條

一、課程目標


(1) 從華德福課程談生態教育與孩子的生命旅程。
(2) 藝術讓理性與感性相遇,讓人成為完整和諧的人,邀請您體驗藝術、咀嚼藝術,透過濕水彩畫、粉彩畫及優律思美(結合詩、歌及律動),進入聲音、律動和色彩的世界。

二、上課流程


8月10日

10:30-11:00  小可老師&華德福藝術介紹/曼達拉(Mandalas)
11:00-12:00  宜玲校長的自我介紹與學員的相見歡
14:00-15:30  宜玲校長:進入自然,體會自然 ,轉化成每個人的創作
15:30-17:00  宜玲校長:個人創作分享、回饋/靈性的深化與連結

8月11日

10:35-10:40  小可老師&華德福藝術創作與詩歌朗誦
10:40-12:00  宜玲校長帶讀小王子:分享、回饋/靈性的深化與連結
12:05-12:00  結束:詩歌吟唱

三、講師


🌿張宜玲校長

台灣華德福教育師資課程講師,
張宜玲校長(左側)、黃琬婷老師(小可老師)
台中市人智哲學發展學會顧問 ,
南區華德福教育召集人 ,
台中市海聲華德福教育學會理事長 ,
海聲華德福教育校長

🌿小可老師

華德福學前教育 12年教學經驗、 海聲華德福3年師資培訓結業
樸門永續生活設計研習結訓、竹編技藝初階研習結訓
台灣綠色養生學會-亞太地區園藝治療技士HTA 結訓
臺中市政府都發局培訓授證-社區規劃師
臺中市食農工作坊講師、社區規劃師區域輔導人員

四、課程摘要

🌿8月10日


1.華德福藝術課程簡介
    華德福教育是以德國改革派的教育學者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1861-1925)的教育理念開展而成,史代納從古代基督神學與歌德科學的研究轉為探索人類心靈開發、認識自我本質與高等智慧之發展,建構獨特的「人類智慧學」(Anthroposophy簡稱人智學)理論,它並非是宗教或哲學上的思辯領域,而是一門實踐的「心靈科學」(spiritural science)。因此,史代納以最務實的實例,將人智學轉化為華德福教育理想、課程目標與內容、以及教學方法。根據史代納的人智學術語,每一個人都是活生生的有機體,其中層層涵涉著物質身體(physical body)、生命體(life body或稱為Etheric body)與知覺體(sentient body或稱為Astral body)三部分,這三者的生長發展有其節奏與順序,大約以7年為區隔。
    華德福學校的一天從晨頌開始,多半以簡短詩歌引導,以穩定而和諧的韻律節奏,喚醒肢體能量,進入精神專注的學習狀態,然後便是主課程的時段(通常會是2小時的時段)。主課程通常會以故事做為開端,慎選故事的題材與類別是華德福學校老師需要用心思考與學習的課題,因為它與孩童成長階段以及學習的主題內涵息息相關。學習活動依老師的特質與學習的主題而呈現多樣化,但固定的是每一個主課程的結束之前,是要作學習回顧。
    華德福教育學習內容的內化、轉化為能力的過程,則是透過藝術化的統整課程來進行。就好像人的一呼一吸之間,所有的養分才能轉化為能量,同樣的提供藝術化活動做為學習的「呼吸」,在這「呼吸」的一進一出之間,學習的概念化知識才能轉化為能力。若能將音樂、繪畫和雕刻的藝術納入學習活動中,這些藝術性的元素與肢體律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對於人類意志與情感的發展,藝術化的課程與教學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它所引發學習的深度,將不是單一的讀取與記誦所能望其項背。
    華德福教育更重視學生必須依其各個成長階段的能力養成,總體呈現為自我的能力、社會的能力、生態的能力、行動的能力與藝術審美的能力。1918年史代納提出「自由人」的理念,他認為只追求智力的成長過程,沒有被音樂、詩歌激盪過、蘊含過的心靈,將成長為一個沒有想像力的人,史代納稱之為「不自由」的人。一個「不自由」的人,很難看清楚自己生命中的標的,經常依賴他人設定,或任由外在因素條件而自我設限;唯有具備主動的精神,持之以恆的毅力與耐力,以及創新而靈活的思維,才能幫助一個人開展出自己的理想;史代納針對兒童的成長發展,特別提出「意志」(will)、「情感」(feeling)、「思想」(thinking)三個重要的面向,此三個重要面向的養成,才能幫助一個人由柔弱無助的嬰幼兒成長為一個獨立而完整的「自由人」;這整個形塑的過程,都需要透過藝術化活動的體驗,幫助孩童深入探索各個學習的領域。史代納明確的指示出華德福學校是培養「自由人」的地方;史代納想追求的是:讓經由人文精神科學所獲得的知識,化為活生生的教育行動。」因此藝術特質的教學活動,幾乎佔據整個華德福學校課程的核心。



2.華德福生態教育與生命旅程
    史代納提到兒童的成長發展有「意志」、「情感」和「思想」三個的面向,其中「情感」的中樞,從課程內容中(人與自然、人與植物、人與動物….)開啟孩子自我與萬物之間的關聯與視野,透過了解而建立起包容與接納的胸懷。華德福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史代納博士的思想還指導了生物活力有機農業(Biodynamic Agriculture)、醫藥、經濟、藝術、建築、戲劇、舞蹈(Eurythmy)等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人智學理念下的實踐遍及世界各地,對文化與生態有著革命性的影響。生機互動農法」(Bio-Dynamic Agriculture,簡稱BD農法)是目前最古老的有機農業組織DEMETER(1924年創立)所奉行且致力推廣的有機農法。史代納(Rudolf Steiner)的概念是BD農業基礎,他認為,從大自然的運行法則可知,日出時,萬物興盛;日落時,萬物進入休息狀態,因此當生活作息正常、規律時,生命力會逐漸強大。
    BD農法主張把動植物、生態環境、地球運行與星辰變化,視為一個活的有機體,倡導不污染環境,回歸自然、恢復土壤活力的一種有機農法。BD農法是一門研究生命動力的科學,並透過自然界的運作來達到地球的生態平衡與人的內在自我調和。此農法結合古老的農耕藝術與天文、科學,以靈性的觀點注入農業,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農藝體系。
   BD農業對土壤中養分的輸入輸出(含氮比) 有不同層次的認知,也就是土壤生命力、種子發芽力、作物生植力;而這必須與自然界共同合作運作,才能真正達到地球與人的生態平衡;因此,生機互動農業結合古老的農耕藝術與天文、科學,以靈性的觀點注入農業,將宇宙運行的節奏原理帶回農場中。 每一個石頭、植物、動物以及人類都是這個世界中的一份子,華德福教育透過課程內容,連結人與自然、人與植物、人與動物…的關係,開啟孩子自我與萬物之間的關聯與視野,透過了解而建立起包容與接納的胸懷。

3.藝術治療實務:每個人的藝術創作vs.自我探尋與藝術治療
    宜玲校長鼓勵大家透由自然的媒材、創作出自己心靈的反照。校長並透由每個人的自然創作與連結,引領成員自我對話、提升靈性,並經由團體的回饋增加每個人的自我了解。

學員分享自己的經驗

藝術創作中,也正與自己對話

學員解說自己的創作想法


宜玲校長對於每位學員的創作都給予回饋


🌿8月11日


1.開場:華德福的藝術與詩歌朗誦
    小可老師與華德福藝術創作:整體的曼達拉(Mandala)
Mandala中譯為曼達拉或曼陀羅,是梵文的圓或完整的意思,透過圓內完美的幾何圖型,將注意力帶回和諧與秩序,在古印度被用來做為協助靜心的工具,象徵和諧完整的宇宙。而我們每一個人獨立個體的內在,也是一個獨立的小宇宙,所以也可以用這樣的一個圓形來代表。

2.從小王子中狐狸與玫瑰的故事說起。朗讀故事,並且一起分享對故事內容的想法
    《小王子》寫的是一個飛行員,由於飛機故障,被困在非洲撒哈拉沙漠,遇到一個外星來的小男孩-小王子,兩人結交成了摯友的故事。小男孩對作者「我」描敘他來自的地方-一個非常非常小的星球,小到只需把椅子轉個方向,就可以隨時欣賞日出或者日落;那裡有三座小火山(兩座活的,一座熄滅了),還有一朵嬌氣的玫瑰花……他敘述一路探訪過的星球和上面的居民,多半是些孤獨而怪異的成年人(其實正是芸芸眾生相),讓他大開眼界。最特別的是他在地球上交到的好朋友: 一隻聰明而深情的狐狸,從狐狸那兒他懂得了如何建立和延續感情。在這段漫長的星際之旅中,小王子學到了最寶貴的功課:他終於學會了如何愛、如何欣賞珍惜愛 的對象、如何與她相處;他也學到了愛的恆久責任。於是他決定這是回家的時候了:他應該回到自己那獨一無二的小星球上,照顧那朵世上獨一無二的玫瑰花。
    透由小王子的故事,串聯回每個人「自己」:見自然、見天地、見自己。

3.華德福結束儀式
    透由歌頌來結束兩天的課程。

宜玲校長朗讀《小王子》

學員們喜悅、專注地聽著老師的朗誦


歡喜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