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基金會




利仁獻給雲林的禮物

抱著你柔軟的身軀, 抱住你溫暖的靈魂,透過你清明的目光, 看見了宇宙的遼闊。這一年來,為了你的療育,不停在南北之間奔波,因為認出你教媽媽的愛,也因此給了我們夢想與勇氣。

謝謝你!親愛的利仁,曾經給我們的無私的微笑,與無邪的願望。也謝謝你!親愛的利仁,謝謝你賦予爸爸媽媽這項使命,把一群為孩子築夢的人帶到雲林,為雲林的教育開啟了一扇窗。

利仁小天使,謝謝你獻給雲林的禮物。


基金會正式成立


     2010年8月,從事公共空間環境規劃設計的李綠枝、甘銘源建築師夫婦,為了特殊需求孩子的早期療育與教育,串連縣內縣外有理想的專業教育工作者及家長,向雲林縣政府建言,力邀注重孩子適性特質的華德福教育、藝術治療團隊,以及生機互動農業的精英團隊來到雲林,一同為人智學的福利社區理想而努力,希望幫助雲林成為國內宜居的新故鄉,也喚起雲林人對這塊土地的認同,找到雲林的特色與優勢,提升在地競爭力。

    2011年8月5日,這一對建築師夫婦親愛的小兒子,甘利仁,因猛爆性心肌炎突然離開人世,此時,雲林縣經過一年的努力而有國小、國中、高中的華德福教育實驗計畫,這一群人也覺察出大家的命運是與所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緊緊相繫,雲林的發展開始成為大家生命中重要的任務。這一群在農業、醫學、教育與藝術治療等領域深耕的人智學工作者,進而籌備設立「利仁教育基金會」,用拋磚引玉方式,希望凝聚更廣大的民間力量,以雲林為起點,推動台灣邁向更健康的發展之路。


為何來到雲林落腳?


    雲林曾是台灣早期移民眼中驚歎的沃土,後來更成為國內重要的糧倉,以及農業大縣,如今,卻充滿發展過程中短視近利的錯誤決策所造成的創痛,包括空氣污染、水源短缺、地層下陷、海岸線生態嚴重污染,居民的生活可說飽受著工業污染的各種威脅。

    然而,我們相信,傷口是療癒能量最強的地方。當雲林人才不斷外流,卻有一群朋友來到雲林從事有機農耕,加上一位堅持理想的縣長,相信可以復甦雲林的生命力。我們認為這是人類必須前行的方向,為以往所有錯誤的價值觀所造成的人心與地球環境破壞,重新找到自我療癒的力量。

    我們深刻體悟雲林的確需要療癒的力量,因為雲林是全國特殊需求兒童比例最高的縣市,除了提供特殊需求兒童的家庭及社會需求,我們也結合一群充滿勇氣、創造力及想像力的本地或外地朋友,希望人智學理想的社區家園有機會能在雲林實現。

    期望我們在雲林這塊土地的實踐經驗,能為台灣各地追求健康永續的快樂家園夢想,帶來更大的信心與勇氣。


基金會轉型及發展脈絡


    回顧對於雲林實驗教育推動的歷程,至今我們仍不斷思考初衷何在?在台灣現今的教育環境,我們可以著力的點,特別將這幾年點點滴滴的經歷和轉變概要說明如下:

2010年 我們為了尋求特殊需求孩子的早期療育與教育而奔走、籌畫,串連縣內縣外有理想的專業教育工作者及家長,向雲林縣政府建言,力邀注重孩子適性特質的華德福教育、藝術治療團隊,以及生機互動農業的精英團隊來到雲林,一同為福利社區理想而努力。

2011年 利仁離開人世,雲林縣經過一年的努力而有國小、國中、高中的華德福教育實驗計畫,基金會正式成立,著手協助雲林華德福教育的推動工作,包括華德福師資培訓、推廣生機互動農法課程及各項實務工作等。

2014年 雲林的華德福實驗高中成立(而後因實驗教育三法,山峰、潮厝國小也已成為正式實驗學校),利仁第一階段任務達成,第一屆董事會任期也期滿改組,李綠枝董事長及工作團隊思考後續的發展方向,接著潛沉一段時間,考量自己的建築本業基礎,及一向關注友善建築、永續環境的理念,我們開始陪伴關懷身邊幾位種樹農友,提供專業需求的協助,希望能為台灣甚至地球永續環境盡棉薄之力。

2015年 李綠枝、甘銘源夫婦搬進桂林村,發現這個古坑山邊質樸的村落,在人口外流的洪流中還保有些許活力,有些小農轉作有機,桂林國小老師推動校園蔬食,讓我們非常安心選擇落腳在這個山村,並把自宅開放出來成為社區居民共學的場地,也希望能推動社區種樹。

2016年 種種因緣吸引幾位對於建立生態社區有熱忱的朋友相助,從關照環境、進而關懷人,再回到教育的初衷。藉著桂林原有良善的基礎,希望逆轉台灣農村衰敗的宿命,提出全面向的無憂谷計畫,建立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理想社區,成為超越地域界線、及心靈藩籬的大同世界開始。